家風,是堅守、是坐標、是脊梁、是陽光、是土壤。
家風,蘊含著關于是非判斷與進退取舍的人生哲學,融化為全家人的思想認同與生命底色。
家風,是爺爺給予的最大財富和最好禮物。
石生祥,原濟南陸軍學院研究室主任。
2019年10月1日,由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、健在的老戰士頒發建國70周年紀念章。
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向原志愿軍老戰士頒發“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”紀念章。爺爺正在就醫,干休所政委特赴醫院送去紀念章和鮮花。
2021年7月1日建黨100周年,中央頒發老黨員紀念章。
爺爺讓我看到信仰的力量,那是風雨千重,依舊故我。于是我認為,天下最動人的風采,是終身披著理想主義霞光。
爺爺讓我看到扎根的力量,那是仁昭義立、德博化廣。于是我認為,天下最強大的力量,是求志之篤奮發于中。
爺爺讓我看到簡單的力量,那是罄竭丹心、愛出愛返。于是我認為,天下最高貴的姿態,是永懷至善初心,不患榮辱炎涼。
1948年,我軍急需大量政治軍事管理干部,黨中央決定建立軍事政治大學。位于石家莊的華北軍政干部大學由晉冀魯豫軍政大學、晉察冀軍區軍政大學等4所軍事學校合并而成,葉劍英擔任校長兼政委。爺爺于1947年入學晉冀魯豫軍政大學,1948年并入華北軍政大學,在軍大學習4年。
爺爺自軍校畢業,分配到20兵團司令部作戰處任參謀。1951年2月赴朝鮮參戰,歷時4年。
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,也是最后一次戰役。在金城戰役中,爺爺日夜堅守崗位40余天,出色完成任務,為反擊戰勝利做出貢獻并榮立軍功。
抗美援朝期間,作戰艱苦、食物匱缺,志愿軍紀律嚴明,不拿群眾一針一線,贏得朝鮮人民的擁護愛戴。
爺爺每次談起那段時光,總是慷慨激昂、蕩氣回腸,對犧牲戰友充滿深切緬懷,也提醒我們要知足感恩、接續奮斗。
爺爺愛學習愛思考,文字功底扎實,在朝鮮緊張艱苦的戰爭生活中,堅持學習大學語文、軍事應用文。在兵團司令部出色完成各種軍事文件編寫工作,根據首長戰略戰術意圖編制軍事計劃,準確無誤上傳下達軍事信息,當好決策指揮助手,多次榮立軍功。
在爺爺的言傳身教下,我的父輩也在不同行業、不同單位從事文字工作。如今,家風潛移默化地鼓舞推動我走上文字工作崗位,努力發揮應有作用。
1974年,爺爺調濟南軍區陸軍學院,先后任戰術教研室、兵種教研室、院學術研究室主任。
爺爺從事軍校教育教研工作,生活中正襟危坐、見解深刻,時刻關心黨和國家大事,家中新聞聯播循環播放,政治理論書籍隨處可見。
爺爺真正做到了在黨言黨、在黨憂黨、在黨愛黨、在黨護黨。
我的二叔、三叔、姑姑,分別赴上海警備區,河北承德空軍,北京軍委空司參軍。我的父親未曾參軍,一直從事體制改革、國企改革政策研究工作。
爺爺像陽光,總是叮囑大家,努力工作、別怕吃苦、多做貢獻。奶奶像土壤,心地善良、默默付出、不求回報。所有幼苗都在家風滋養下茁壯成長。
家風告訴我,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,運來做事,運去學習,勇登奇峰,必不乏侶,唯有根深葉茂,才能盡情盡性。
家風告訴我,成功不可追,卓越必自求,寧做蒙塵美玉,不為鍍金砂石,獨特未必另辟蹊徑,必定向光而行。
家風告訴我,絆倒之處,叫做人性弱點,明事理、知是非,是人生第一粒紐扣。
作者 黨群工作部 石文文